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從一張標籤開始...

當礦物賣家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一個標本買了一段時間之後不是標籤弄丟,不然就是有標籤但是忘記當初上面好幾種共生礦物誰是誰了,在手頭沒有專業儀器設備可以幫忙而且盡可能避免破壞性測試的狀況下,只能用最笨的方法解決。

前幾天要上架標本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從2009年開始茶包都養成習慣,出國採買礦物當天回到旅社後一定都會拍照紀錄,那時候還要帶數位相機出門,現在超方便,只要手機就行了,這樣就算標籤在打包運送過程中搞丟也不至於身份不明。


左邊就是賣家手寫給我的原始標籤,當時印象中有稍微問一下誰是誰,但是都過了快一年,等我把石頭拿起來的時候早忘光了... XD

幸好前兩個不難,Charoit = Charoite,紫矽鹼鈣石(紫龍晶),Aegirin = Aegirine,鈍鈉輝石(霓石),為什麼礦物名稱沒有尾巴的「e」?因為那是俄羅斯人寫的,他們的名稱就是沒有後面那個「e」,習慣就好了。

後面兩個就有點麻煩,到底是「steactit」「Tiuaksit / Tinaksit」還是啥?感謝網路時代提供的便利,這時候就先連上紫矽鹼鈣石的 mindat 頁面 (http://www.mindat.org/min-972.html) 看底下 Common Associates (常見共生礦物),馬上看到「Steacyite」以及「Tinaksite」,應該就是這兩種沒錯了。


下一個問題是,在這塊原礦裡面「Steacyite」以及「Tinaksite」在哪裡?當然,繼續在 mindat 裡面搜尋這兩種礦物的頁面。


就產狀顏色來說,上面這個應該是 Tinaksite (矽鈦鈣鉀石) ,可以對照他的 mindat 頁面 (https://www.mindat.org/min-3966.html) 裡同產地和紫矽鹼鈣石共生的照片。

但是 Steacyite 就讓我很有疑慮,按照 mindat 頁面裡 (https://www.mindat.org/min-3754.html) 同產地的照片推斷,應該是標本裡面淺黃色的區塊,可是光這樣我還是不太放心,直到我在它的相簿裡看到這張螢光照 (https://www.mindat.org/photo-503087.html),靈機一動拿出紫外燈對著標本一照,OK,看到那個黃色螢光我就放心了。


當然,這個分辨的前提是已經有標籤上的名稱,如果賣家沒寫「Steacyite」,那很可能就算我察覺到有淺黃色的區塊我也不見得知道那是另外一種礦物。

茶包對於被人叫做「專家」其實蠻感冒的,很多時候受到本身知識以及設備的侷限往往只能依賴賣家給予的資訊,一旦來源端的資訊出錯,其實我也很煩惱自己是不是有足夠能力去鑑別,過去也發生過幾次類似無法確定的情形,要嘛乾脆就收起來不賣,不然就是找在地質科系裡面做研究的朋友協助。

寫這篇文章主要是提供一個方法給大家參考,畢竟台灣現在能買到的礦物圖鑑真的悲劇,就算英文不好還是得想辦法去利用這些國外礦物資訊平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