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市面上好像紫水晶比白水晶還要多,所以水晶的世界裡紫水晶要比白水晶多?
由於台灣流行紫水晶(尤其是晶洞),所以商人們自然會大量進口,相反的透明水晶(白水晶)由於近年來鈦晶風行加上養晶氾濫,一般透明水晶市場相對被壓縮,所以商人就進口的比較少,導致市面上「好像」紫水晶最多,因此就有人以為紫水晶要比白水晶來得多。
以我自己以前去野外考察的經驗,有些礦區岩石上就可以看到透明水晶的晶體跟晶簇,可是紫水晶到我到現在都還沒看過耶,那到底是誰比較少?
《心得》
這個問題還可以延伸,就像台灣最近藍色黃玉(拓帕石)流行,很多專櫃都可以看到相關飾品,就算一堆商家在說藍色黃玉有多稀有,可能許多消費者還是會以為藍色的黃玉是很常見的,為什麼?因為滿街都是啊。事實上真正天然的藍色黃玉真的少見,現在市面上的藍色黃玉幾乎都是改色處理弄出來的,但是沒太多消費者知道,也沒太多商人會明著講出來。
其實消費者就是這樣,很多人並不了解自己所看到的「市場」其實都是被商人們所壟斷或把持,加上其他了解礦物寶石的管道太少,如果沒有機會開開眼界,或許很多人真的會以為世界上有價格的石頭就是玉、水晶、黃玉、剛玉、鑽石幾種吧。
2. 莫桑石 (Moissanite) 不也是人工製造的嗎?為什麼價格比蘇聯鑽那些人工合成的鑽石仿品價格要高很多?
由於當初製造出莫桑石的公司(Charles & Colvard)有申請國際的專利保護,因此短期內除了他們公司之外,並沒有其他公司可以大量投入此市場,因此價格可以由他們所控制。
此外莫桑石的大型晶體製造不易,比起蘇聯鑽(方晶鋯石)來說製造成本跟難度都要高上許多,因此每顆莫桑石的單位成本自然不低,就算是「大量生產」,一個原本成本要1000塊錢的東西也不可能100塊錢便宜賣的。
《心得》
很多人都被「大量生產」這四個字給誤導了,以為什麼東西只要「大量生產」價格就可以掉得很低,問題是大量生產賣不出去也是造成囤積賠錢的困擾,就拿毛河光博士前陣子發明的養鑽技術來說,就算可以用一塊錢製造出一顆鑽石,一次可以製造幾萬顆來說好了,但是有幾個人會願意一顆賣兩塊錢?因為賺不了錢啊,而且當市場到處都是人造鑽石,就沒人覺得鑽石很稀有,反過來大家就不買鑽石,到時候多餘的鑽石通通變成倉庫裡的廢物。
賺不了錢又把市場搞到崩潰的事情絕對沒幾個人會笨笨的去做的,所以就算可以大量生產,也不見得會生產大量啊。很多人都在擔憂養鑽技術帶來的衝擊,我卻覺得就算真有這種技術也不可能會很快的導致鑽石價格崩潰,除非有那種有心人刻意要毀掉國際鑽石市場,不過真有那種事情大概也會面臨一些明的或者暗的國際制裁吧。
3. 請問這顆夜明珠是真的嗎?
以前那種綠色的夜明珠因為越來越多人知道是假的,加上這一兩年夜明珠的行情忽然飆高,因此大陸那邊自然就「順應時勢」推出最新版的人造夜明珠,這次在材質上有很大的進步,主要是以螢石碎料摻入螢光塗料膠合而成,還有一些是用方解石球表面塗上螢光塗料去製作的,不過最猛的據說是把螢石球利用放射線處理產生強磷光性(這個就不得而知了),這類仿夜明珠螢光強而且磷光也很持久,而且有些只要照日光就能產生磷光,熊熊看到真的會讓人很驚艷,很多對夜明珠感到好奇的朋友看到這類仿夜明珠價格低而且還附保證書(通常都是什麼中國xx協會或者鑑定中心),就信以為真的掏錢買了一顆回家賞玩。
老實說我玩螢光礦物到現在,強螢光的不是沒有看過,但是磷光可以維持長時間的就很少見,能夠撐上幾秒鐘的就已經很了不起啦!更甭提照日光就會發螢光的(雖然真的有就是了,但是我還沒玩到...),所以對於這類夜明珠要我相信是天然的很難。而且那個鑑定書... 這年頭很多鑑定書都是唬人的,反正買家也不會真的去求證咩。
《心得》
之前有人發問說要怎樣才能學會玉石、寶石、水晶的相關知識,幾乎每個人回的都一樣:「多繳點學費就什麼都學會了。」
市場定律之一就是什麼流行就有人仿,像那個一點也不黃的玻利維亞紫黃晶被踢爆是養晶,或者是磷光超強的仿夜明珠,玉跟琥珀蜜臘的仿品滿街都是,實在讓許多消費者吃了大虧。
我想其實也不能完全怪罪於賣家或商人,因為很多人自己也不見得懂,反正上游這樣說下游就跟著講咩,因此消費者的經驗幾乎都是在不斷的被騙跟嘗試錯誤中累積出來的,很多時候就算看了再多書也沒用,因為仿品不斷推陳出新,消費者能做的就是不斷留意各種新聞以及買家們之間流傳的口碑和上當經驗囉。
4. 牛糞都可以變鑽石了,那鑽石還會有價值嗎?
每次看到人問這個問題,我都忍不住要先在心裡暗罵當初是哪個記者用這個標題誤導一堆人的,根本不是牛糞可以變成鑽石,可是好像一堆人已經認定牛糞就可以變成鑽石,還有人說那要趕快來養牛接牛糞... orz...
《心得》
「不求甚解」外加「斷章取義」,結果就是市面上一堆莫名其妙以訛傳訛的流言,很不幸的是,許多消費者還經常把流言當常識,這下就真的叫人哭笑不得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