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教師節雜感

 今天是教師節,雖說茶包已經不當老師很久了,不過今天也想要響應我那些還在教育圈裡的同學們,就貼一顆黑色的礦石代替穿黑衣好了。

 一直覺得還留在圈子裡的大學同學們都很偉大,有時候同學會聽他們講新課綱內容,不然就是學校班級的狀況、基測的考題,茶包往往會有「那是另外一個世界」的感覺,天哪!現在的課程跟我們以前學的會不會差太多?我的小孩以後真的要上這些東西嗎?媽呀!

 然後因為臉書的關係,常常看到人轉貼某某名人談教育,不然就是誰誰在說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茶包只是覺得,用鍵盤打的、用嘴說的一口好教育的人,往往都不是站在台上直接面對學生的那群基層教師。當你已經每天累到只想休息,作業改不完,考題出不完,還要擔心哪個家長會不會三更半夜打電話來,哪來那麼多時間高談闊論教育的理想、教改的方向?那是很閒(嫌)的人才有空做的事情。

 茶包師大畢業後有去實習一年所以有教師證,不過退伍之後就沒再回到教育圈(我是自費),至於茶包的老婆之前是國小老師,在教了17年書之後終於在今年年初辭職跟我一起打拼。(算一算當年被我教過的學生現在應該很多都成家立業了)

 安妮辭職前的狀況我想應該是許多國中小教師的寫照,每天早上七點出門(因為是導師,如果有當導護得更早),早餐又不能在教室吃,只能邊開車邊吃早餐邊趕往學校,到校之後看一下自習跟掃地,然後又有晨會要開(因為是資訊組長,差點忘記說,安妮是學美術的),午餐要盯小朋友吃飯、收餐具,還要應付校內老師誰電腦壞掉、設備故障,甚至還有家長找上門,於是午餐往往吃個五分鐘算數,午睡也常常沒得睡,因為每天有忙不完的公文、更新不完的網頁資訊、要繳交的成果和評鑑,三不五時還得去研習(最妙的是學校還被教育局發公文說某個項目研習時數不夠,可是全校老師都已經研習到翻掉了),找人代課萬一作業沒改下班後還得留在學校改完,然後研習也要有成果,一個軟體種子老師花了一天學不會的居然要全校老師上一次課隔週就把成果生出來...

 所以老婆晚上七點後到家是常態,而且有時候回到家簡單吃個晚餐就又不見人影,因為考題還沒出,作業還沒改完,不然就是要聯絡學生家長,還是要上傳的網頁沒做完,甚至是晚上跑去醫院探望因為腸病毒住院的學生...

 等到九點多忙一段落(其實是已經累垮了),跟小孩一起洗個澡,一看十點得趕快睡,不然隔天爬不起來,偏偏小朋友精力還很旺盛不肯睡... 最慘的是半夜三點忽然醒過來睡不著,好不容易四五點之間睡著了,六點半鬧鐘又響了...

 然後寒暑假可以休息嗎?對不起,因為資訊組長算是「公務人員」,所以要照常上班,那之前不是組長的時候呢?對不起,寒暑假期間照樣有研習,每個學校都得派人參加,學校人少所以大家輪流,為了陪我出國有時候還得特地跟人調研習免得撞期,好幾年都是剛從土桑回到台灣,時差都還沒調過來隔天她就開學得去上班了。

 所以安妮辭職前胃潰瘍有了,睡眠障礙有了,憂鬱症的許多症狀也都有了,結果電視新聞裡的老師不是動不動被告,就是被質疑、被打擊、被批鬥... 每天茶包都要努力替安妮打氣、作心理輔導,安慰她這麼努力作對的事情,應該不會被告...

 重點是,老婆不笑,整個家就都不會笑了。

 當安妮的生活變成這樣,茶包也沒好到哪去,雖然我是在家上班的Soho族。

 老婆早上七點出門,我八點半之前得起床,因為要送茶小包去幼稚園,好不容易趕在九點多把小孩送到(通常都是全班最晚),回家路上去買個早餐,然後到家後一邊吃早餐一邊看mail,吃完早餐得去洗衣服、晾衣服,忙一忙就快中午了,午餐自己解決,然後下午要趕著包東西、寄件、拍照,有時候東西太多一路包到超過六點才出門衝去幼稚園,茶小包都是最後幾個還在等爸媽的,載了小孩還不能回家,因為得趕去郵局和萊爾富寄東西,回到家老婆可能還沒回來,趕快去買便當不然就是回家煮晚餐,好不容易全家人一起吃個飯,如果老婆有學校的事情要忙,洗碗自然就是我接手,順便顧一下茶小包直到老婆忙到一段落帶小孩去洗澡。(小致致當時還在高雄老家,因為我們真的顧不來)

 因為茶小包精力旺盛,往往安妮睡了他還不肯睡,所以茶包得陪著小朋友直到他睡著,然後再把自己挖起來去處理照片、上架,有時候忙完已經凌晨三四點,要下去睡覺的時候剛好碰到因為睡眠障礙驚醒的老婆,兩個人只能無奈的嘆息。

 至於週末... 因為小致致是請茶包媽幫忙顧,週末總是得回去換手讓老人家可以休息,可是一週五天這樣操下來,週末夫妻倆根本沒什麼心情出去玩只想補眠,偏偏兩個小朋友都在身邊(有小孩的人應該知道一個跟兩個是不一樣的概念啊),我們都得輪流去顧小孩讓另一半可以休息一下... 然後週日晚上趕回家,睡一下覺週一就又到了...

 我們有收入,可是很絕望,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

 現在想想,八九個月過去了,回頭看當初安妮辭職的決定我們一點也不後悔,雖說生活總有各種壓力,收入減少也會讓人提心吊膽,兩個小孩每天吵吵鬧鬧挑戰大人的耐性,可是好歹安妮會笑了,我們家也就會笑了。

(這裡真的要感謝陪石探紀一路走來的朋友們,是你們的支持讓茶包有底氣要安妮辭職,我們家才能重新找回「一個家」的幸福。)

 話說安妮離職的時候學校免不了要辦個歡送聚餐,看著她學校同事一堆人病奄奄的樣子,我不知道該慶幸安妮終於脫離苦海,還是該替還留在裡面的人擔憂?

 所以最後,今天教師節,還在崗位上的老師們,這個社會有很多人不明白也不能體會你們燃燒自己的生命和熱情,頂著破爛的教育制度、貧乏的人力和資源、社會的對立誤解與謾罵,堅持要把台灣的下一代拉拔起來是怎樣了不起的事情,我唯一能說的就是:

 「命只有一條,請你們一定要保重!別成為因教育而死的烈士,那樣太可惜了!

納米比亞黑色電氣石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跟礦物有關的夢?

 話說大家有沒有作過跟礦物有關的夢?

 剛剛回應煙水晶的時候忽然想到年初作過的一個夢,夢裡我在某座山上公路旁的山溝裡,因為山溝旁邊的岩壁上長了滿~滿的水晶柱!什麼顏色都有,各個產地的紫水晶、白水晶,當然還有煙水晶,而且還是那個夭壽貴的科羅拉多煙水晶天河石共生,夢裡的我拿著一個大塑膠袋卯起來把喜歡的水晶「拔」起來放進去(跟採蘑菇一樣啊),好幸福啊!!!!!就算後來袋子重到快要搬不動都捨不得休息,然後... 鬧鐘就響了... ~~~>_

 醒來之後整個悵然到極點,夢裡手上拿著水晶把玩的觸感好像都還殘留在手上,可是現實是手裡啥咪都沒有... 後來等老婆下班回來就跟她說起這個夢境,說到後來又很down... :~~~~~

 往好處想,好大支的煙晶天河石呀!!!這輩子都買不起的神物,至少夢裡我曾經擁有過啊!!!

Amazonite with Smoky Quartz "The Trident" 攝於2010 TGMS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鍵盤專家

 這陣子PTT上常常可以看到鍵盤專家、鍵盤教練、鍵盤球員等名詞出現,泛指說得一口好理論,實際上不見得有多厲害的鄉民。

 這樣說起來茶包應該也算可以被歸類於鍵盤專家的一員,認識茶包的朋友大多知道我很怕被人冠上「礦石專家」還是「礦物達人」的名號,倒不是虛偽矯情還是故作姿態,而是我知道自己真的不夠格,未夠班哪!雖說茶包大學念的科目跟礦石有關,不過最基礎的礦岩也只是勉強低空飛過,到現在礦物的晶系辨認依舊讓我頭大,除了三方/六方和等軸的晶體命中率高些,單斜、斜方、等軸、三斜要我看著礦物晶體去分出來?別鬧了... 這就讓我想到今年上海展跟老婆要去朋友住的飯店一直找不到,打電話問她居然來了一句這樣經典的回答「啊就那棟看起來像單斜晶系的酒店咩!」

 一整個悲催,單斜... 我輸了... (最後多繞了十幾分鐘又打了幾通電話才找到)

 有朋友說「你網站資料那麼豐富,礦物展還是擺攤的時候介紹礦物也都能侃侃而談,知識這麼多當然可以叫做專家不是嗎?」

 啊,其實真的不是這樣... 說明白了,石探紀的資料怎麼來?大多是書上查,網上查,消化過後盡量用自己的語氣寫出來,大概就自己有歸納整理比現在大學三寶的「複製、貼上、過就好」好一點。問題是那麼多的資料到底有多少記在腦海裡,有多少可以被活用?茶包會記得的通常都是在面對客戶的時候能夠講解或者引起興趣的內容,例如礦物的小故事或者一些有趣的特性等等,可是比較需要硬背或者學理方面的東西就很弱了。

 今天網友問茶包的問題恰巧就很明白的揭示出茶包跟真正專業人士的差異:

 「請問有沒有具菱形十二面體解理(六組解理)較典型的礦物?」

 基本上茶包私下第一個反應是「啊?六組解理?」 *茫然*

 (對不起,大學唸的礦物學現在已經差不多都還給教授了...)

 然後接下來上網搜尋「十二面體解理」之類的關鍵字,東找西找也沒明確的答案,於是只好向專業的強者朋友丟訊息,然後很快的就得到答案:

 「閃鋅礦應該就可以了。」然後又補充一句「閃鋅礦結構的礦物應該都有類似的狀況。」

 (欸,茶包承認當下自己根本不知道閃鋅礦結構的礦物是哪些...)

 上網一查,閃鋅礦果真是菱形十二面體解理(六組解理),然後趕緊轉告網友請教朋友之後得到的答案是閃鋅礦... *汗*

 其實茶包寫這例子並不在乎什麼專家形象破滅的事情,啊本來就不是專家了嘛... *拍桌* 學理方面的東西老實說茶包的基礎搞不好還不如許多以前Yahoo部落格上的同好,只不過因為工作的關係能多出國看展,多看點石頭,所以在實物的圖形鑑別方面多一些經驗而已。

 而且因為是查來的資料,有些時候萬一資料的來源就出問題(例如那個貓頭鷹的礦物圖鑑真是...),偏偏自己又沒足夠的能力審核,往往把錯誤的訊息流傳了還不自知,這時就要感謝每位來信指正網站上資料錯誤的朋友,你們不只幫了茶包,也幫了許多可能被石探紀誤導的朋友,真真功德無量!

 茶包還是要強調一下自己是個商人(不過至少是個真心熱愛礦石的生意人),有些時候網友們的疑問超出個人的知識或能力所及,努力找資料後依舊得不到答案,我也只能誠實的說「不知道」。想當年剛入行的時候茶包總是要求自己不能輕易對客戶說出那三個字,然而在行裡越久卻發現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越來越多,所以那些真的知道很多的專家強者們是真的很了不起啊!

 所以對茶包來說,石探紀今天累積出來的 data 如果有什麼好驕傲的大概就是我花了多少心力在建構,但是那些查來、抄來的東西說真的沒什麼好拿來自抬身價,與其成為一個礦物方面的鍵盤專家,我更希望自己有一天會被人當成「在網路上賣礦石的專家」--而且還不是鍵盤的那一種。  :P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創業七週年感言

 這七年來常常被人問到有關創業的事情,通常是一些上班倦怠想要跳脫現有環境當Soho或者獨資創業的朋友,然後聽我講一講,很多就打退堂鼓了,不如來分享一下茶包對於獨自創業這件事情的心得好了,或許有些文字很像哪本書還是網路文章裡的,茶包只能說天知道,我忙到幾乎沒時間看那種教人創業的東西,純屬巧合吧。


  • 自己創業的首要條件是自律,因為不是創業之後就不用工作還是上下班了。所以創業之後我開始懷念打卡下班的日子,現在雖然不用打卡,可是只要醒著都在上班。
  • 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可以用來應付上司跟老闆,但是絕對不能拿來應付自己,不然就是跟自己過不去。所以如果只是為了逃避上班的壓力就想創業,還是省省吧。
  • 如果你只會算一杯珍奶成本很少然後可以賣幾塊錢,利潤這麼多倍應該很好賺,那還是乖乖去上班吧,生意不是這樣玩的。悲慘的是,真的很多人以為做生意就是簡單的算數問題而已。
  • 同樣在一間公司裡上班的基層員工,有的人眼裡只有自己辦公桌上待處理的問題,有的人卻能看到整個部門流程提昇效率的可能,更有人可以觀察到整間公司的運作哪裡出了問題。立定志向要創業的人,卻連一個事業怎麼經營都不想知道,難道他真的以為到時候看幾本書就沒問題了嗎?
  • 對於極度要求特殊專長的職業,無所不能等於無能。在企業或公家機關裡,無所不能會被操到無能。可是當你的事業只有自個兒一個人,又沒錢可以外包,那就只能想辦法讓自己無所不能。
  • 當員工的人心目中都有所謂理想老闆的原型,但是通常等自己哪天當老闆之後就會幻滅。如果單純只是想逃離血汗工廠,那最好先想清楚創業是不是又把你踢進另外一間血汗工廠,而且還得自己壓榨自己,真是太慘了。
  • 每個獨自創業的人都比 Steve Jobs 還了不起,他老兄只領象徵性一美元的年薪,我們可是一毛都沒領,而且還很慷慨的把全部收入都分給了唯一的員工。
  • 獨自創業,成功了叫做眼光獨具、事業有成,失敗了就叫做剛愎自用、一意孤行,不過好歹免當別人的代罪羔羊,因為越有能力的人越不能忍受替無能的人背黑鍋。
  • 創業讓人體會到身邊瞧不起自己的人居然這麼多,因為這些人會一直用各種方法強調、暗示你會失敗,雖然他們真的是出自於好意。
  • 綿羊說當狼真好,不用被關在牧場裡,想去哪就去哪,還可以欺負綿羊。可不是每個人都有本事當荒野上的一匹狼,不夠機警會被獵人一槍打死,不夠謹慎會被陷阱夾死不然就是肢體殘缺,抓不到獵物會餓死,就算偶爾吃得到肉餓不死也可能因為太過瘦弱被別的狼霸凌,那是牧場裡的羊所感受不到的生存壓力。從上班族跳出來自己創業,就相當於羊變成狼的過程,如果不是因為意識到自己根本不是羊,或者不想步上遲早要被宰殺烹煮的命運,不然當隻住在牧場裡的羊還是很幸福的:每天有固定的草料,還有圍籬隔絕外面的野狼。難道你天真到以為圍籬外面只會是滿山遍野的新鮮嫩草還沒有狼?
  • 創業成功之前很缺錢,但銀行通常都不太願意借你錢。等你創業成功不缺錢了,銀行倒是搶著要借你錢。難怪明明每個人都知道地下錢莊是黑心壞朋友,卻還是寧可接受不懷好意的雪中送炭,也不要馬後砲似的錦上添花。
  • 創業的人是鯊魚:要一直保持游動,隨時注意環境細微的變化,發現獵物之後先在周圍轉圈圈仔細評估,該進攻的時候毫不猶豫的衝上前去大口咬下,咬住不放!
  • 即知即行!如果找到了錯誤就要馬上改!知道方法就要馬上去做!難道身為老闆的自己要向身為員工的自己下指令還得先去寫公文嗎?
  • 每次看到讓我感興趣的生意還是商品都會忍不住想和老婆討論這東西要靠什麼賺錢?看到一些很棒的創意或新技術,滿腦子想的是可不可以應用在自己身上?去餐廳吃飯覺得服務品質不好,想的居然是如果換成我來規劃是不是就可以做得更好?每件事情的背後都有它成功或者失敗的邏輯可供思考與借鏡,就看你肯不肯花時間思考而已。
  • 我創業寫本書教你輕鬆創業,你們買了書,我創業就成功了,至於你創業會不會成功,沒聽過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所以茶包從不看那種標榜輕鬆創業的書籍,沒做好吃苦的覺悟就想創業?那就跟練葵花寶典卻不想自宮一樣嘛!你以為東方不敗是那麼好當的?我寧可去看一些真實的案例(前提不是在歌功頌德、誇大造神),至少看人在創業的困境中怎樣殺出生路,多少還可以學到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勒。
  • 獨自創業的人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經營,而我認為一個品牌成功的要素建立在三個品上:「品味、品質、品德」。品味決定你吸引怎樣的客戶,品質決定客戶是否回流,但是品德才能決定你的品牌是否能長長久久!


 把一些之前心裡想的東西寫一寫也就差不多了,反正又不是在整理語錄,雖說如此也寫了好久,不知道死了多少腦細胞... :~~~

P.S.這張照片是茶包2007.12.10在斗六擺創意市集時拍下的攤位照,在那之後就沒在參加過任何一次創意市集... orz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中標也是天時地利人和


 這次在慕尼黑展無意中看到一批藍綠色的霰石,有著看起來很像海綿(在海中生活的那種海綿)的外型,價格又不貴,感覺挺討喜,於是就拿著桌上那顆展示品跟賣家問了一下顏色是不是天然的?賣家唧哩咕嚕的講了一串腔調很重的英文(其實茶包聽不太懂,本身英文已經很破了還加上對方有濃濃的東歐腔),反正重點是他最後說了一句「Yes」,於是我就先訂了一盤放在那裡,等到晚上要回旅社的時候才去帶走。

 回到旅社後跟朋友分享今天的見聞時,想到這東西就拿出來給其他兩位瞧瞧,一開始大家也都覺得挺有趣,可是香港的朋友看了看,很誠實的跟我說他覺得有問題,叫我要不要再確認看看?

 想一想我也有點動搖,還上網查了一下mindat,看到有人在霰石的相簿裡面貼了一張同產地的圖片,還寫了一堆註解,反正講得好像是因為包了什麼銅礦才呈現藍綠色,年份一看也是三四年前,似乎有點可信度?

 然而當我把盒子換個方向,發現之前沒注意的標籤時,差點沒吐血。




 那個「coloured」不就很明白的表示有染色?然後我再把盒子裡的標籤翻出來,上面更是清清楚楚的寫著「coloured by CuSO4」,當場一整個給他羞愧到想挖個洞鑽下去,人家明明白白的寫在盒蓋上、盒子裡,結果我居然通通都沒看見!

 老實講,如果一開始我就知道這東西是染色的,應該就不會買,當然也是有可能覺得好玩就拿一盒回台灣,但是會很明白的告訴大家那個顏色是染出來的,畢竟外型挺有意思,原本是白色的東西染點顏色變漂亮也還OK,反正我水光水晶都在賣了... 可是當我今天滿心以為它是天然的顏色,卻發現居然是人為染出來的,那我就一點也不想要了。

 於是隔天我就跑去找賣家問,很直接了當的問他顏色是不是有「dyed(染色)」?他老兄一開始還一直裝死講那種東歐腔英文故意讓我聽不懂,後來就乾脆拿著盒蓋指給我看「coloured」,但是我就鐵了心一直追問「dyed or not?」最後他才說了「Yes」。

 最後的結局是我把那盤帶回去跟他換貨,結果倒是換到還不錯的東西,因為當初根本沒注意到他攤位上其餘的標本。(朋友說我真善良,居然只是換貨而已...)

 說真的,雖說賣家用了回答時避重就輕的技巧,然而當時如果我有去注意盒蓋上、標籤上的標示,應該老早就發現是染色的,雖說心中有所懷疑,可是因為滿腦子就想著「這東西不錯啊、便宜啊」,結果理智就自動把各種應該要去注意的線索、疑問都拋到腦後了,要不是因為我還在慕尼黑,不然大概連換貨的機會都沒有了。

 人們常說「被騙的人其實早就已經做好被騙的準備」,誠不欺人。國內常聽到許多在國外觀光區買寶石結果被騙的消息,說穿了就跟茶包這次的狀況很像,天時地利人和具備,然後就中標了。

 當我們因為某些原因匆匆忙忙無法仔細觀察判斷(例如被導遊催趕,或者像茶包忙著逛展採購),加上疲勞或者肚子餓等影響了判斷力,這種時候原本就容易犯錯,正是中標的「天時」。

 我們通常會有一種錯覺或者浪漫的憧憬,想說到了產地或者是礦物展拿到真貨的機率會比較高,無形中就降低了戒心,然後因為停留的時間很短或者一離開就不再回來,就算事後發現有問題也沒辦法追究,這就是導致中標的「地利」。

 然後又遇到語言不通(說穿了就算聽得懂也要假裝聽不太懂)所造成的溝通困難,當我們必須靠著自動腦內補完聽不懂的話來判斷資訊,或者需要從對方的態度來判斷是否值得相信時,誤判的可能性其實就已經大幅上升,偏偏你對這東西又有很高的興趣,很容易導致自己心理暗示自己,把一些明顯的線索忽略,此時中標的「人和」也就具備了。

 其實不只茶包中標,連同行的另外一位朋友也中招,他的狀況更扯,居然買到一顆上漆塗成祖母綠色的綠魚眼石,後來也是香港的朋友一聞覺得不對,根本不是表面上油的氣味而是類似有機溶劑,透光照感覺也不自然,於是朋友就直接去退貨要求退款,對方可能也因為心虛就很乾脆的退了,連辯解都沒有。(可恨啊!我居然沒看到那顆傳說中的祖母綠色魚眼石,誰叫他退得那麼快~)

 那位朋友也不是頭一次出來逛展了,就見識來說也不比茶包少,可是被那印度賣家拍胸脯保證自己在慕尼黑賣了一二十年了絕對沒有問題的「肯定態度」所暗示,加上擔心萬一真是新出來產量又少的逸品,一旦錯過了事後想到鐵定心痛到死,於是他也就這樣中標了。

 所以說,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中標,不是說被人捧成專家、掛個達人的稱號就會自動開啟防中標天賦,如果身為賣家不隨時保持警惕和謙遜,很容易就會栽了跟頭啊~